李毅中(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副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國家工信部原部長)
一、信息化的任務
習總書記今年4月份在信息化座談會上指出,信息化發展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是信息化本身的發展,一個是發揮信息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我理解信息化的任務可以具體化爲五項:
第一是信息産業自身創新發展,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要盡快攻克掌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第二是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以“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爲抓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着力推進智能制造。第三是要發展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信息化。第四是要擴大信息消費,惠及民生,制造更現代更宜用的智能終端,營造更健康更放心的市場環境。第五是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在國家層面、行業層面、民衆層面,從法律法規、網絡安全管理、執法能力、技術裝備和保障等方面來綜合治理。
信息化有一個特點,廣覆蓋、深滲透。信息化與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個層面都密切相關,所以現在有個新名詞叫“信息經濟”。信息經濟應該是信息化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融合、四化同步發展的一個産物。
二、中國制造+互聯網
推進信息化,工業制造業是主戰場,實施中國制造+互聯網這是一個重頭戲。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裏面包含了五個實質性内容,包括協同創新、合作研發、衆包設計,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規模化定制,向服務型制造業轉化等。
我們常說智能制造,從哪入手呢?一是數字化研發設計,到2025年要提高到84%。第二個是集成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特别是關鍵元器件、關鍵材料,到2025年自給率提到70%。第三個是制造設備的數控化,到2025年提高到64%。第四個是制造過程的智能控制。第五個是建立一套新的制造服務技術标準規範。
三、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跨界融合
德國工業4.0第一次提出了工業智能化的新概念,更重視實體經濟的提升,更重視生産線的智能化。美國有技術資源、金融和網絡的優勢,它更加倡導工業互聯網。所以美國和德國各有特點。“中國制造2025”并蓄兼收,把兩化深度融合作爲主線,把智能制造作爲主攻方向,把“互聯網+”作爲我們的行動路徑。上升到國家的戰略層面那就是網絡強國和制造強國要融爲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