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多家大型國有企業進軍環保領域。這些企業有的專設子公司或推行金融計劃,運作資金多以“億元”爲單位計算,環保領域已然成爲經濟發展新高地。這些進軍環保圈的國企巨鳄,已經呈現較爲清晰的特點和趨勢:
第一,大型國企進軍環保領域的渠道主要有4個:從技術入手、靠工程殺入、借資本進擊、憑設備開路。
其中,中國中車、中國石化、中國鐵建以技術融進環保圈;而靠工程進入環保圈的是中國中鐵、葛洲壩集團,也有中國鐵建;借資本力量長驅直入的是中信集團、中國建投,也有葛洲壩集團;以設備爲開路器的主要有徐工集團;有些企業是集中力量攻克市場,有些企業是多管齊下。
第二,政策與市場共同驅動大型企業關注環保産業并進入這一領域。例如,中冶集團、中國石化這樣的重工業企業,多是因國家政策驅動與經濟利益誘導的雙重因素,才切實開啓了環保闆塊。
第三,重工業企業較多。重工業包括能源、原材料、制造業等,在介入環保的多個大企業中,除中國建投、中信集團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方面,其餘如中國鐵建、葛洲壩集團、中國石化等都是重工業企業。
第四,大型國企多成立子公司專門運作環保闆塊。其中,中國石化、中國鐵建、徐工集團等都在2015年新晉建立了專門公司對環保事業進行推進,而中信集團、葛洲壩集團等都在環保領域紮根久已,環保子公司已有不俗的發展。
此外,污水處理市場受到衆多企業青睐。中國石化、中國中車、葛洲壩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信集團等都對污水處理有所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借力PPP,央企工程“巨無霸”公司也在謀求轉型。PPP成爲“國策”被大力推動以來,大量國企尤其以工程建設見長的“中字頭”央企也在積極拓展發展方向。以往很多公司以BT(建設—移交)模式進行了大量市政環保項目的拓展,目前,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等市政工程大型國企也在轉型中,形成了環保PPP的巨無霸陣列。
中國建投以金融産品試水碳排放市場 在環保以及新能源等領域進行拓展和突破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投”)将“節能環保”列爲重點關注和把握的主題投資方向。
例如,其控股公司中建投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投信托”)将目光投向了碳排放環保領域。2015年3月,中建投信托推出首支信托公司與私募合作投資碳市場交易的金融産品,也是我國試點碳市場的首個碳信托産品。
中建投信托研究創新部總經理王軍苗表示,碳排放市場隻是企業進入環保産業的一個切入點,而且由于碳排放市場的容量不是很大,因此未來企業的主要發展領域還是會在環保以及新能源等領域進行拓展和突破。
同時,中建投信托此前已發行新能源領域金融産品,預示着企業在新能源環保領域将會有一番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