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公募基金優勢還在資本市場
2016-11-22 上海證券報

        資産管理業刻畫了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的人生軌迹,也鑄造了他的決策風格。從1996年進入建設銀行,2011年起進入國泰基金,他經曆了一場又一場金融行業的“洗禮”。在20年的從業經驗中,有傳統銀行的磨砺,也有在公募基金公司的熱血奮鬥。對于目前身處的公募行業,周向勇認爲,基金公司的未來還在自己擅長的資本市場中。

        浦江之畔,周向勇的辦公室永遠開着門。這寓意着他的管理風格:開放、包容、透明、信任。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拒絕中庸,愛才心切。在公司投資交流會上,誰的觀點更專業,誰就擁有最大話語權。這種打破級别的做法,喚起了年輕一代的熱情。2015年以來,國泰基金旗下産品投資業績不斷提升,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年輕基金經理。

        同時他也是管理高手。“管理大師”傑克•韋爾奇推崇無邊界管理,他同樣打破公司管理邊界,以“精神合夥制”凝聚員工智慧。他說,推動公司業績需要開放包容透明的文化,要爲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平台。

        今年7月,周向勇正式走上國泰基金總經理的崗位。在簡潔明亮的辦公室裏,他對上證報記者詳細講述了入行20年對資産管理行業的理解,對當下市場、對投資的思考。

        “飙高速”先要學會“控車速”

        談起整個資管行業的生态,周向勇的話匣子立馬打開了。翻開履曆,前十年他幾乎都在銀行系摸爬滾打,後十年則浸淫在公募基金行業,可謂一名金融從業的“老兵”。管過投研,領導過市場體系,也做過風控。正是這種全面的從業經驗,令其對資産管理行業有着深入的體會:“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踩油門,更要學會踩刹車。”

        作爲“老十家”的公募基金公司,國泰基金無論在公募産品、社保理财還是專戶管理、企業年金等方面都是最早試水的一批公司,幾乎做到了全覆蓋。而作爲這列動車的掌舵者,周向勇直言,保證高速行駛安全的關鍵是要懂得适時控制、規避潛在風險。

        2015年,業内申報某類高杠杆産品的景象依舊令他記憶猶新。2015年,當股市向4000點的牛市巅峰邁進時,彈性更高的基金産品獲得場内熱錢青睐。某基金半年内突破千億規模、某基金幾周内申購破百億……此類信息在市場間頻傳,令公募行業爲之躁動。

        “在牛市巅峰,不少公司爲了争奪旗下産品在交易所的簡稱,動足腦筋。但我們當時的觀點就是,這樣的情形已經潛藏危機。這類産品的核心競争力在哪裏?究竟有幾個投資者能完全看明白這類産品?股市或許還會繼續走強,但國泰基金不能爲了發産品而發産品。”周向勇說。

        日後的市場給出了最好的答案。股市急劇上漲後迎來大幅波動,不少前期“搶發”的基金産品面臨向下折算、投資者巨額虧損的尴尬局面。這個狀況和周向勇的預判不謀而合。

        除了嚴格把控産品發展方向,有着深厚風控背景的周向勇在采訪中一直強調“營銷的适當性”。他說:“公司一定要在考慮客戶的投資能力上做營銷,在銷售過程中與客戶互相溝通,了解客戶風險收益比的需求,這很重要。”

        國泰基金特别看重投資者的适當性管理問題,重視引導投資者提高識别和防範非法活動的能力。周向勇認爲,投資者是證券市場重要的參與者和建設者,投資者理性投資意識的增強和投資能力的提高對證券市場進一步發展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基金公司有義務幫助投資者深刻了解金融産品并做出理性投資決策,警示投資者關注金融産品的投資風險和正視可能的損失。這就是金融産品銷售适當性管理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

        洞悉“風口”背後的需求

        資本市場從來不缺“風口”,但面對“風口”,各家公司的應對智慧并不相同。

        2015年,市場聚焦分級基金、打新基金;2016年,保本基金、QDII基金出現過“一票難求”的盛況。整個市場似乎一直重複着一種模式:某類基金産品火爆,投資者熱情上升,基金公司密集申報發行;緊随其後的是,産品熱度下降,投資者失望。對此,周向勇認爲,不應單純将市場“風口”視作純粹的營銷時點、賺錢工具。當然,一味回避熱點也不是好的對策。

        面對“風口”,基金公司要仔細研究“風口”背後的本質,辨析哪些本質是長期需求,哪些是短期一時熱度,哪些是不合理需求。然後,牢牢把握客戶中長期需求。“在我看來,風口背後體現的是客戶的需求,專業的資産管理公司不是一味迎合需求,而是要根據專業來引導客戶需求,要在熱點成形初期準确精準預測到趨勢。”周向勇表示。

        以其觀點來看,基金公司最大的優勢還是在資本市場。相比其他投資或資産管理機構,基金公司有着根深蒂固的投研文化,也有更全面的團隊和專業化的投資能力,更好的曆史積累。切換到其他領域,基金公司的優勢未必能充分發揮。

        “熟悉并把握公司團隊的能力圈,也是基金公司必做的一門功課。”他說。即使找對所謂的“風口”,賣出了産品,如何“管理好”産品和“服務好”客戶,是考驗公司能力的最終指标。

        國泰基金重視利用“互聯網+”的平台,不僅把互聯網視作電商渠道,更把它作爲和客戶的交流、溝通、反饋的工具和平台。傳統上,基金公司和客戶的直接溝通并不多。通常是通過客戶經理與客戶進行間接溝通,國泰未來的布局是希望有更多基金經理在平台上與投資者直接溝通,将自己的思考傳遞出去,同時捕捉到市場的需求。在一些基金公司收縮電商業務之際,國泰的電商業務則在穩步向上發展。

        這種“産品+服務”的投資體驗被周向勇定義爲未來智能投顧的“雛形”。互聯網的優勢在于對用戶的分析,基金公司的優勢則在于提供多樣化的産品。國泰基金正在不斷嘗試基于互聯網的“産品+服務”模式,傳統金融機構的物理網點和線下服務人員是金融産品持續服務的重要載體,這一優勢在未來或許很難被取代,但是多元化的服務業态,對投資者而言才是更健康的生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跨界”

        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比别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爲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周向勇談到過往的經驗,十分慶幸自己擁有了銀行系直接融資的經驗。現在的公募基金身處來自銀行、券商、保險、信托、陽光私募等資管細分行業的全方位競争。将近十年的銀行系經驗,令他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跨界”。

        2013年新基金法實施後,正式拉開了泛資管的序幕。如果說之前資管界的“差異化競争”,更多是指同類資管公司、産品之間的競争,那麽在2013年後,公募基金正式進入泛資管生态圈的全方位競争。來自銀行、券商、保險、信托、陽光私募等資管細分行業都将與公募同台競技。

        周向勇認爲,混業競争正在重塑傳統資産管理機構,各類資管機構如何在融合中尋找機會,在碰撞中精準定位,在競合中實現共赢,在創新中持續發展,最終打造成各資管機構之間、資管機構與投資者之間“共生共榮”的泛資管生态圈,值得深思。

        我國資管市場将日益開放和多元,資源也将得到重新分配和流動的機會,所以公募的業務更要有特色、要抓住自己的優勢領域,要讓投資者能獲得應有的回報。在這個大背景下,各類資産管理機構的定位非常關鍵。一定要固守自己的優勢來做自己的事情,找準各自的準确定位。銀行有銀行的優勢,保險有保險的優勢。公募基金也有自己的優勢,基金公司是整個資管行業中最市場化的群體之一。

       泛資管、混業背景下,資管機構之間的生态關系已經從原來的單一、線性轉變得多元、交叉,重點是每家機構需迅速重構自己的差異化生存之路。資産證券化和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正在成爲是推動大資管行業發展的新機會。在周向勇看來,随着國内資管行業不斷成熟,公募基金的上升空間沒有“天花闆”。

 

Related reading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