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振兴(君联资本投资董事)
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与创新
2014年中国城镇出行市场28亿次/天,由代驾、自驾、公共交通、步行等模式构成。其中,B2B(政府、企业用车)大概占了出行的12%;B2C(普通消费者)占到88%的份额。B2C是主要的争夺市场,租车又是尤为重要的部分。
租车市场发展迅猛。根据相关研究报告,中国租车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9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车队数量从2008年的10万辆增至2013年36.9万辆,复合增长30%。预计2018年中国租车市场规模将增至650亿元,车队数量达到77.9万辆。
同时,租车渗透率仍然很低。中国租车市场渗透率(租赁车辆数占车辆总数比例)为0.4%,美国是我们的4倍,日本是我们的6倍还多。中国近几年的汽车保有量增长飞快,私家车的成长空间非常有限,处在发展早期阶段的租车市场具有非常大的空间。
另外,出租车不能满足出行需求。作为带驾出行的最典型模式,出租车由于政策管制和供给紧缺,代驾出行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被黑车、专车、公交等多种方式分流。
智慧出行改造了整个行业。2014年之前,参与者尚在打车领域厮杀;之后全面转移到专车。2014年2月Uber进入,百度与其战略合作;阿里投资一号专车;嘀嘀推出第二款嘀嘀专车;神州在2014年底启动了神州专车。
智慧出行的产业链包括:最上游是前市场,包括造车的和卖车的;中间是用车的,包括租赁企业和私家车;再往后就是平台,包括嘀嘀、易到、Uber等。
最上面就是造车和卖车的,我们称之为前市场,中间就是用车的,用车的一个是租赁企业,一个是私家车,因为私家车很多也参与到了这个游戏当中了。再往后就是平台。嘀嘀、易道、Uber还有一些直销的用户,还有一些旅游企业、租车企业,这个比重很小。
智慧出行市场包括两类模式:一类是轻资产,一类是重资产。轻资产的代表是嘀嘀、Uber等,司机是劳务派遣公司和个人,车源是租赁公司和社会车辆(包括私家车和黑车)。轻资产的优势是不需要储备司机和车辆,成本有优势,而且扩张快;劣势在于责任归属不清晰、服务质量的保障性不够、受政策影响较大。重资产模式规避了这些问题。因为车和司机都是直接招聘和管理的,标准化的程度和乘坐的体验肯定好过轻资产模式,但面临转型速度慢、人力成本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