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JIC Investment Forum
JIC投资沙龙第十四期 | 资本挑战时代的股权投资方向
2017年6月17日,中国建投集团主办的“资本挑战时代的股权投资方向”JIC投资沙龙在青岛举行。此次沙龙聚焦于资本挑战时代下,股权投资的演进方向和广阔前景,以期为国内股权投资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行路径,为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开拓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格局。

中国建投集团总裁助理柯珂,伽利略国际顾问公司董事长、摩根斯坦利原董事总经理、纽约证券交易所前副总裁Georges Ugeux,悉尼证券交易所CEO Tony Sacre,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国富资本董事长、青金所董事长熊焰出席了本次沙龙。与会嘉宾就股权投资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财富管理机构如何将客户中长期的理财需求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嫁接,为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的孕育提供助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Event Live
活动现场实况
Viewpoints
嘉宾观点
  • 柯珂(中国建投集团总裁助理)2017年6月
    中国的股权投资已经走到了需要也必须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更负责任、更有担当、更有远见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股权投资的参与者们必须寻求与实体经济更好的结合,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股权投资获利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自然增长、资本市场的套利和政策改革的红利等。但如今,外部环境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

    从世界来看,全球经济虽缓慢复苏,但增长动能仍然不足,短期性政策刺激效果不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尚未解决;从中国来看,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从产业来看,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对资本提出了包括战略引导、运营提升、资源网络等附加价值的更多诉求;从监管来看,上至改革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下至规范从业人员,都彰显了监管机构净化资本市场“脱虚向实”的决心。

    这意味着,世界和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多重挑战,套利空间和政策红利的消失,让原来短视化的获利模式难以为继。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股权投资也就丧失了获利的根基。

    那种一味寻找风口浪尖、只关注短期收益的做法,既无法建立有效的竞争壁垒,也缺乏技术含量,只有扎扎实实从产业的角度做投资,保持冷静和自持,才是真正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张弛(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6月
    股权投资企业应把自身定位放到产业的整合协同与推动产业发展的层面上来。

    远见成就未来。股权投资者的自身定位,决定了投资者能走多远、能发挥多大的价值。

    如果定位是参股、跟投,最终的结果或许就是,仅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制度红利、企业自身增长和差价等所产生的回报,对被投企业少有决策权。

    若定位是成为控股企业,做产业整合与优化,推动产业发展,就有机会在把产业做大的同时,获得持续不断的回报。这时的回报就不仅仅来自于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增值的股权,有权决定被投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因此,要把股权投资做成一项长期的、可持续的、价值丰厚的事业,就应该以更为主动、更为控制力强的姿态进入实体经济。

    其实,无论是基于股权投资的内在属性还是时代特点,中国的股权投资都已经走到了需要也必须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更负责任、更有担当、更有远见的时代——

    股权投资应该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动态地、深层次地融合。

    在此过程中,投资者应从相对被动的支持、协助,走向主动的引导、优化和提升。以往的投资模式,更多的是考虑IPO或者资产重组上市,但如今,投资者应该考虑自主地去创造机会,投资一些有前景的产业,提升被投企业的运营效率、经营状况、现金流等各方面水平,从而掌握该类企业的成长与盈利模式。

    通过投资境内外优秀企业,掌握核心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战略资源,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导者,通过全球资源网络和对产业的深度理解,紧密跟踪和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这才是当今时代股权投资者应有的思维逻辑。

    总有人凭借“赚快钱”的思维,叫嚣市场“资产荒”,但若踏踏实实以股权投资谋求产业布局,其实有很多标的企业静候这些有准备、有远见的投资者。

    但是,这对投资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基于股东的资源注入,提升被投企业的基本面,进一步实现产业布局的目标,就需要投资者也成为产业专家。

    首先,如上述所言,跳出原有财务投资中以短期套利方式离场的思维是首要的。这需要树立长期持有、经营产业的理念,将产业思维楔入投资过程的每一步。

    其次,产业认知来自实践中的摸爬滚打。只有脚踏实地进行大量研究工作,老老实实学习产业知识,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在投资决策和投后管理中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
    Georges Ugeux(伽利略国际顾问公司董事长、摩根斯坦利原董事总经理、纽约证券交易所前副总裁)
    关于如何对于股权投资业务进行很好的把控,我们有自己的原则。起初,唯一来源就是政府。中国国有的市场市值是七万亿美元,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不仅帮助中国的国有企业全球化,同时也帮助他们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栋梁。但现在这个数字占了中国GDP的2/3,相比之下,美国公司的市值加起来是GDP的200%。

    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已有73个IPO,总和达60亿美元,虽然并不算大的IPO,但这些公司现在已经能接触到股权投资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主要偏爱国有企业,而现在,这个市场正在慢慢放开,所以对投资者来说,请仔细研究股权、股价定位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一是在于大机构投资者在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并不放心在中国购买更多的股权;另一个问题,我们在2015年也看到了,那就是散户的投资,最开始是80%,但是市场突然恐慌,又出现安全网,导致出现问题。中国若想有更强有力和更成熟的市场,就必须有更加成熟的投资者。

    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最大的阻碍是市场的流动性,另外就是企业的负债程度。再回看IPO的问题,如果发更多的股票,如果这个公司流动性更高的话,杠杆率就会下降。与此同时,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不良资产率降低,企业负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随之降低。

    最后一点,股权就是股权,可以不停地变化与不停地多样化,但是它其实非常简单。例如固定资产,做得太复杂反而不是好事。投资公司应该有更多的股权,应该有养老基金,随着中国进入财富管理的全球化阶段,我相信中国股权市场的发展,定会在这个过程中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
    柯珂
    (中国建投集团总裁助理)2017年6月
    张弛
    (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6月
    Georges Ugeux
    (伽利略国际顾问公司董事长、摩根斯坦利原董事总经理、纽约证券交易所前副总裁)
柯珂(中国建投集团总裁助理)2017年6月
中国的股权投资已经走到了需要也必须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更负责任、更有担当、更有远见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股权投资的参与者们必须寻求与实体经济更好的结合,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股权投资获利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自然增长、资本市场的套利和政策改革的红利等。但如今,外部环境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

从世界来看,全球经济虽缓慢复苏,但增长动能仍然不足,短期性政策刺激效果不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尚未解决;从中国来看,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从产业来看,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对资本提出了包括战略引导、运营提升、资源网络等附加价值的更多诉求;从监管来看,上至改革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下至规范从业人员,都彰显了监管机构净化资本市场“脱虚向实”的决心。

这意味着,世界和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多重挑战,套利空间和政策红利的消失,让原来短视化的获利模式难以为继。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股权投资也就丧失了获利的根基。

那种一味寻找风口浪尖、只关注短期收益的做法,既无法建立有效的竞争壁垒,也缺乏技术含量,只有扎扎实实从产业的角度做投资,保持冷静和自持,才是真正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张弛(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6月
股权投资企业应把自身定位放到产业的整合协同与推动产业发展的层面上来。

远见成就未来。股权投资者的自身定位,决定了投资者能走多远、能发挥多大的价值。

如果定位是参股、跟投,最终的结果或许就是,仅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制度红利、企业自身增长和差价等所产生的回报,对被投企业少有决策权。

若定位是成为控股企业,做产业整合与优化,推动产业发展,就有机会在把产业做大的同时,获得持续不断的回报。这时的回报就不仅仅来自于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的现金流,更重要的是增值的股权,有权决定被投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因此,要把股权投资做成一项长期的、可持续的、价值丰厚的事业,就应该以更为主动、更为控制力强的姿态进入实体经济。

其实,无论是基于股权投资的内在属性还是时代特点,中国的股权投资都已经走到了需要也必须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更负责任、更有担当、更有远见的时代——

股权投资应该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动态地、深层次地融合。

在此过程中,投资者应从相对被动的支持、协助,走向主动的引导、优化和提升。以往的投资模式,更多的是考虑IPO或者资产重组上市,但如今,投资者应该考虑自主地去创造机会,投资一些有前景的产业,提升被投企业的运营效率、经营状况、现金流等各方面水平,从而掌握该类企业的成长与盈利模式。

通过投资境内外优秀企业,掌握核心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战略资源,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导者,通过全球资源网络和对产业的深度理解,紧密跟踪和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这才是当今时代股权投资者应有的思维逻辑。

总有人凭借“赚快钱”的思维,叫嚣市场“资产荒”,但若踏踏实实以股权投资谋求产业布局,其实有很多标的企业静候这些有准备、有远见的投资者。

但是,这对投资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基于股东的资源注入,提升被投企业的基本面,进一步实现产业布局的目标,就需要投资者也成为产业专家。

首先,如上述所言,跳出原有财务投资中以短期套利方式离场的思维是首要的。这需要树立长期持有、经营产业的理念,将产业思维楔入投资过程的每一步。

其次,产业认知来自实践中的摸爬滚打。只有脚踏实地进行大量研究工作,老老实实学习产业知识,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在投资决策和投后管理中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
Georges Ugeux(伽利略国际顾问公司董事长、摩根斯坦利原董事总经理、纽约证券交易所前副总裁)
关于如何对于股权投资业务进行很好的把控,我们有自己的原则。起初,唯一来源就是政府。中国国有的市场市值是七万亿美元,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不仅帮助中国的国有企业全球化,同时也帮助他们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栋梁。但现在这个数字占了中国GDP的2/3,相比之下,美国公司的市值加起来是GDP的200%。

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已有73个IPO,总和达60亿美元,虽然并不算大的IPO,但这些公司现在已经能接触到股权投资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主要偏爱国有企业,而现在,这个市场正在慢慢放开,所以对投资者来说,请仔细研究股权、股价定位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一是在于大机构投资者在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并不放心在中国购买更多的股权;另一个问题,我们在2015年也看到了,那就是散户的投资,最开始是80%,但是市场突然恐慌,又出现安全网,导致出现问题。中国若想有更强有力和更成熟的市场,就必须有更加成熟的投资者。

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最大的阻碍是市场的流动性,另外就是企业的负债程度。再回看IPO的问题,如果发更多的股票,如果这个公司流动性更高的话,杠杆率就会下降。与此同时,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不良资产率降低,企业负债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随之降低。

最后一点,股权就是股权,可以不停地变化与不停地多样化,但是它其实非常简单。例如固定资产,做得太复杂反而不是好事。投资公司应该有更多的股权,应该有养老基金,随着中国进入财富管理的全球化阶段,我相信中国股权市场的发展,定会在这个过程中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