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路岭灌区工程是海南水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牛路岭灌区工程开工仪式上,海南省水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牛路岭灌区工程是国务院要求加快建设的全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涉及琼海、万宁两个市县,规划以牛路岭大型水库为主水源,通过新建和改造各级干支渠等设施,“长藤结瓜”联结灌区内已建的7座水库,对区内水资源进行联合调度配置,解决当地中远期农业灌溉缺水和城乡供水问题。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万亩,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可调水1.35亿立方米,城乡供水受益人口近130万人。
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提高民生服务能力,海南省水务厅聘请中国投资咨询作为政府方的全过程咨询顾问。服务过程中,中国投资咨询基于实地调研,结合水务领域服务经验,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助力项目顺利开工。
积极创新,助力“破冰”
“这个项目是海南在水利领域投融资改革的一次‘破冰’”,中国投资咨询产业与投资咨询事业部翟华伟说道,“也是响应中央对水利项目‘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要求,做出的一次研究和探索。”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受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报率低等方面制约,资金来源以财政投入为主,投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随着水利工程大规模建设,水利项目投融资机制亟待创新,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对于牛路岭灌区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该项目要积极开展投融资改革,并将优先安排中央预算投资予以支持;海南省也高度重视,要求开展牛路岭灌区工程投融资试点,该项目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作为政府方全过程咨询顾问,中国投资咨询对该项目投融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多沟通。二是多调研。海南的水库、灌区,团队的小伙伴们都跑了个遍。”中国投资咨询产业与投资咨询事业部负责人吴赟回忆说。
“踏破铁鞋”方能茅塞顿开。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调研,项目团队找到了创新项目投融资模式的钥匙——水费。“这个项目的建设资金需要通过收水费来补充,所以水价改革就是这个项目的关键。”翟华伟总结道。
综合海南省有关部门关于水价改革工作的文件精神,项目团队讨论出了水价改革方案,即在综合考虑项目资金平衡和用户承受能力情况下,自项目开始运行起,执行运行成本水价。同时,项目团队提出待工程主体实施完成后,可将改扩建部分水量纳入运营边界,进一步提高水费收入预期,疏通项目引资堵点。经过与当地有关部门研讨,项目团队思路得到肯定。很快,方案经海南省政府重大项目会议审议通过。
三点发力,应对挑战
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环境变化很快,之前通过的方案,过几个月发现不合适了。”吴赟谈道,“当然这也不算突然,我们都有准备的,和客户讨论时也达成了共识。”面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中国投资咨询从三点发力,积极应对。
细化调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再次深入梳理相关政策、对比研究各种投融资工具,关注到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一体化的总承包)模式。在重新论证方案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其中“积极探索投建运营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的提法立即引起项目团队关注。经过又一轮市场案例调研,项目团队从多个维度对EPCO模式进行优劣势分析,从资金利用效率和成本效益角度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锁定EPCO模式。
总结经验。中国投资咨询曾为广东、福建、北京、新疆、宁夏等地水务项目提供咨询服务,项目团队从既往的水利灌溉投融资经验中汲取灵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找到了创新既有方案的科学路径,进而保障了项目科学落地,以及灌区水费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落实。“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风险的合理分配,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争取获得全生命周期最低成本,这对在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的基础上加快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翟华伟在项目总结中如是写道。
服务落地。牛路岭灌区工程规模大、工期长、任务重,为了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在本项目论证过程中,项目团队多次实地走访调研现有水库、灌区实际收费情况,总结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分析和财务平衡测算,谨慎确定本项目预期水价,完善落实收费结算机制,助力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我们(讨论如何更改方案)的中心思想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项目一定要开工、落地、见效。”翟华伟说。
在海南省水务厅大力推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投资咨询与有关部门、参建各方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积极沟通,主动作为,全力推动牛路岭灌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效保障了该大型民生项目按期开工。创新的EPCO模式整合了项目建设和经营,有利于中标单位发挥最大的能动性,有利于灌区工程管理的提质、降本、增效、可持续,也有利于保障项目落地见效。该项目不仅惠及百万群众,也为海南水利领域投融资打开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