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知识结构以及社交方式的重塑、消费习惯的升级,给未来的文化空间形态带来无限可能。在文化与投资、文化与商业间寻找结合点,成为这一时期资本纷纷入局文化产业的动机,中国建投集团也是其中之一。作为建投旗下经营文化出版产业链投资的建投书店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无锡建立文化空间“建投书局”。
建投在文化产业投资的布局是怎样的?在实际运营中遇到过哪些难点?就这些问题,FT中文网与建投书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滑雪近期进行了一次访谈,访谈中滑雪表达了对文化产业的乐观,他认为,知识的传承会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延续,在未来,有精神需求的群体会更加需要文化空间。
以下是对话节选:
FT中文网:建投目前在几个城市开了书局,以后一段时间内有扩张的打算吗?
滑雪:目前是四个。就现在来讲,中国的文化中心还是在北京和上海,我们希望把北京和上海现有的书店经营得更好一些,同时我们也考虑在其他的一线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进行布局,具体计划要视目标客户和现在的经营情况而定。我们整体评估之后,每年会有一个布局规划的目标。我们目前在北京的店比较小,我们考虑将其扩大,书店毕竟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物理空间支持的。
FT中文网:我注意到北京这个书店是以50+作为主题的,每个城市的书店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吗?
滑雪:我们书店的特点之一是跟我们的产业相结合。中国建投集团旗下有很多企业,在这些企业里面我们有养老产业。老年人其实也有文化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个特定的客户群体的需求,我们就在50+生活馆里开了这样一个书局。客户主要是50+的客户,以及周边的社区的客户。
FT中文网:那么建投为什么想到要做书局,经营文化空间呢?
滑雪:文化消费是我们集团的一个主要投资方向,这也基于我们对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我们觉得,文化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一个内容为主的产业,掌握内容最多的其实是出版。出版跟书局之间有天然的纽带关系,所以我们从书店起步,但我们是一家投资公司,并不仅仅投资书店。我们现在的投资分四个版块,一个是书店,就是书局,它的品牌叫做建投书局;同时我们还投资了出版策划、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此处生活”就是我们旗下的一个文创品牌,包括文具、茶具还有其他的一些产品。
还有一个是线上自媒体,叫拾贰象岛,口号是有趣有意义的文化生活。它分为若干栏目,里面有文字也有照片、视频。这个刚刚起步,今年4月份上线。
FT中文网:有没有什么长期规划,比如近两三年要开几家书局,或者分布到几个城市啊,这种具体一点的规划。
滑雪:目前我们准备深耕北京和上海。到今年年底,我们直营的会有五家店,同时我们也和其他的合作伙伴合作经营一些文化空间。今年是我们扩张比较快的一年,新开(包括扩建)三家店。在今年四季度的时候,我们会对今年做一个复盘,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但总的来说我们会以一线城市为主,因为一线城市的文化市场是最发达的,和广泛的文化需求相比满足程度还不太高。作为一个行业的新进入者,我们要练好内功,以现有的店做一个孵化器,再逐步扩张。我们发现,在市场上,书店要做的好的话,还是要强调内容,把内容深耕下去,内容的建设其实是很困难的一步,但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书店仅仅作为一个出版社和读者之间的中介去经营的话,和互联网发展的潮流是不相容的,互联化发展的特点是去中介化,我们必须要把我们的书店变成内容的创造者。
FT中文网:现在这几家书店经营情况怎么样?
滑雪:目前还很难去评判,几个店经营时间都很短。上海这个店是扩建之后重张的,7月8日刚开业,杭州的店是5月23日开的,北京这个店是4月23日开的,现在评判财务表现还为时过早。
FT中文网:那么您认为多盈利点的文化空间是传统实体书店的转型方向吗?
滑雪:所有的书店都是文化空间,只是提供的文化产品不同。我不觉得这是在转型,书店目前的变化是跟着读者需求自然地变化,所以慢慢地他们增加了咖啡、文创产品的销售和文化活动,这只是丰富他的文化产品的供应而已。
FT中文网:那么您能就自己的经验分析一下国内文化产业投资的趋势吗?
滑雪:文化产业大家都是长期看好的。从国际经验来讲,国家GDP增长到了一定水平,文化消费肯定会增长。此外,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包括互联网,都会给人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更多接触好的文化产品的机会。还有消费结构的变化,现在新一代的90后、00后的出现,这些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强的基础,我们非常看好未来的发展。
FT中文网:您觉得做文化产业难点在哪里?
滑雪: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虽然它提供了很多机遇,但也带来很多挑战。最难的就是怎么把消费者从对网络的迷恋当中解放出来。因为文化空间是一个第三空间,不是一个必需的空间,文化空间是有很多挑选余地的。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也会越来越挑剔,能不能经营好,关键是有没有足够好的产品供应。
就书店而言,现在市场上很多人说发展难,大多说的其实是实体书的发展难。书是知识传播的一个载体,载体可能会变化,但是人类如果要发展,知识的传承是一定有的,只是可能会通过不同的形式来体现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店是有生命力的,但它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捕捉并满足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