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建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董轼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深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走好中国建投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06-11 金融时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如何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就此,《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董轼。

《金融时报》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此,中国建投有哪些规划和安排?

董轼: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业在助力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发力点。近年来,中国建投充分发挥金融、投资、资产经营等业务板块专业优势,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重点做好对科技自强、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等领域的金融与投资支持。

科技金融方面,我们加大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的业务投入,2023年,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8%,旗下国泰基金通过推动多资产类别、多行业主题ETF布局,支持科创、专精特新、硬科技赛道企业发展,目前管理科技创新领域产品规模超600亿元。绿色金融方面,我们全力做好服务绿色金融小组牵头工作,建立信息共享、联络会商等工作机制,组织积极推进多个重点协同项目,旗下金融企业发行绿色信托、泛ESG基金产品、加大绿色低碳领域业务投放,助力绿色发展。普惠金融方面,通过“真金白银”向小微企业让利,连续3年减免千余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租金,减免金额合计超1亿元,旗下建投租赁70%以上业务投放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养老金融方面,助力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旗下国泰基金养老金投资业绩连续3年位列行业第一,养老金管理规模近3年年均增长率45%。数字金融方面,重点强化专用密码服务、专利证书等专业资质建设,更好助力金融机构谱写数字金融新篇章。

下一步,中国建投将深刻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本质内涵,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牢记“国之大者”,平衡好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坚持“提高站位、注重实际、突出特色”原则,加大自有资金倾斜,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方向,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政策要求全面纳入企业经营计划、资源配置和业务发展,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计划性、前瞻性、主动性。

《金融时报》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建投如何落实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要求?

董轼:对中国建投而言,落实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最关键的是做优做强金融主业。近年来,我们锚定中投公司党委关于中国建投“回归本源,突出金融主业,做优做强金融板块”的发展方向,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做熟悉的事、做擅长的事。我们合并净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近3年金融板块资产占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管理资产规模增长40%,目前规模超1.2万亿元,旗下国泰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较3年前翻一番,剔除货币基金的规模排名提升了6名,行业ETF规模连续保持行业第一。我们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近3年,我们通过信托、租赁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投融资支持超千亿元,通过直接股权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提供权益资本支持超百亿元。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赋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业务类型与产品体系,巩固增强业务优势,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集团化企业,我们更加注重统筹好穿透管理与授权经营。一方面,强化集团总部的管理责任,形成了抓干部人才队伍、抓战略规划引领、抓重大经营事项、抓风险穿透管理、强化全面监督的“4+1”集团管控体系,加强垂直穿透一体化集团管控,实行表内外、境内外业务一体化管理,建立信用业务向总部审核备案机制,强化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的穿透管控与事前把控,做到“看得清、够得着、管得住”;另一方面,我们压紧压实成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健全与企业功能性质、资本实力、专业能力、风险管控水平等相匹配的授权经营机制,突出业绩导向与风险挂钩,完善鼓励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引导各所属企业树牢和践行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形成“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金融时报》记者: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中国建投如何主动作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董轼:中国建投一直把防范化解风险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我们严格落实金融监督管理要求,扎实推进“1+N”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及加强风险防控要求,党委切实扛起风险防控责任,对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工作亲自抓、亲自管,将风险议题、风险项目处置作为重点事项前置研究,发挥好把关定向作用;党委成员坚持靠前指挥,深入项目调研督导,督促风险管理工作落地落实。我们坚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义,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牢固树立防范化解风险也是业绩的理念,坚持“减少损失就是增加收益”的意识,形成了具有中国建投特色的风险防控工作法,也就是“提升认识、落实责任、完善制度、严把准入、穿透管理、严肃问责”的“六重奏”风险防控工作法,增强风险穿透管理力度,全面提升风险预见、应对与处置水平。

在风险“减存控增”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巩固落实好风险处置“专门机构、专业队伍、专项考核”的“三专”工作机制,抓好重点风险项目化解处置,同步推进风险项目追责问责与处置化解。近3年,表内外风险资产余额下降约40%,其中现金回收占总压降的比例超过七成,风险资产率下降约两个百分点,连续第3年保持风险资产余额与比率双降态势。我们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持续加强房地产、地方政府城投平台、中小金融机构、境外业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近3年新投放业务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下一步,中国建投将持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风险的战略部署,落实“1+N”风险管理要求,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坚持把风险防控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加大对企业垂直穿透风险管控力度,持续发力“减存控增”,推进风险资产余额和风险资产率持续下降。此外,将持续跟踪重点领域风险变化情况,严把项目入口关,丰富风险管理方法库和工具箱,进一步增强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Related reading
相关阅读